第5方案排外搞分化  醫委會再次令人失望

(中通社)
(中通社)

就引入海外醫生,放寬非本地培訓醫生實習期要求,醫務委員會本(四)月初否決了全部4個方案之後,再推出第5方案,自訂綑綁海外醫生限令,並將香港的醫療衞生機構分等化,這樣的方案恐怕不但未能吸引海外醫生來港,更加令本港醫療衞生界產生內部矛盾,成事不足,敗事有餘。說到底,醫委會依然故我缺乏引入海外醫生的誠意,要求醫學會提出具吸引力新方案,猶如與虎謀皮,看來是時候打破醫委會的金鐘罩,大動作改革醫療服務,引入海外醫生。

醫委會在facebook公布的第5方案,海外專科醫生若希望豁免實習期需符合兩個條件:第一是在所屬機構工作至少總數達三年,第二是符合執業試後在不同機構工作的最低年期,其中在醫管局工作的海外醫生,在考試後需要至少工作一年半,而在兩所大學醫學院工作則要三年,在衞生署工作則為四年。

對於這一新的方案,政府及兩間醫學院都不接受。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指,衞生署醫生同樣是直接服務市民,認為新方案會令人覺得入職衞生署是次人一等。衞生署認為,部分醫生組織不了解衞生署的服務和工作性質。

中大醫學院批評,新方案等同將醫生分等級,向社會傳遞非常錯誤的訊息,在醫學院及衞生署工作的醫生低人一等和臨床經驗較少,並產生極度負面的印象,令具實力的專家不願意來港加入醫學院及衞生署,嚴重影響本地醫學教育及科研水平。港大醫學院認為,任何方案都應該公平對待所有受聘的海外醫生,不應因為服務的機構而有分別。

由此可見,所謂的第5方案,能否吸引海外專科醫生還是個疑問,但破壞本地醫衞界的和諧就是擺在眼前的事實,負面作用立竿見影,影響很大。所以,第5方案根本有害無益,將在不同機構服務的醫生,分為不同等級和類別,這首先是對醫生同業的不尊重。在不同機構服務的醫生,所體現的只是分工的不同,並非醫德和醫術水平高下的評判標準,更不能以此將醫生和醫療機構分等級。

從這個所謂的第5方案也反映出,醫委會所注重的仍然是醫業的私利,而並非將市民大眾的利益放在重要位置。對於醫生業界的私利來說,衞生署、醫學院,以及公立醫院等機構並非醫生賺錢的最佳平台 ; 之前在強大的社會壓力之下,醫委會眼見引進海外醫生已避無可避,於是就有了所謂的第5方案,主要目的是想要把引入香港的海外醫生,都綑綁到衞生署、醫學院,以及公立醫院,這樣才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護他們的利益。

醫委會上次否定全部4個方案,這次又推出第5方案,卻沒有作出根本性的改變 ; 事實已經證明,指望醫委會推出吸引海外醫生的理想方案,幾乎是不可能的事,在這樣的情況下,香港不應該繼續容忍醫委會操控引入海外醫生的大權,不能讓醫生業界繼續以損害大眾利益,以及香港整體利益,來保護他們的小圈子利益。

改善及提高香港公共醫療服務,責任在政府,既然醫委會靠不住,政府就應該承擔起這一責任 ; 立法會議員身負市民重託,亦有責任保障市民大眾的利益,以及香港整體的利益,不受小眾利益所侵害,也有責任採取行動,改變目前的不合理現狀。

不打破醫委會這個「金鐘罩」,不可能順利地引入海外優秀的醫生,政府及立法會有必要大動作地作出改革,讓香港可以有更開放,更合理的醫療衞生管理體系。

最新文章